
2025鉑族金屬市場動態:供應緊張與多重變數共舞
鉑族金屬(PGMs)市場,2025年正處於一場深刻的典範轉移。這不再只是單純的商品價格波動,而是一場由供應端的結構性失衡、科技發展引發的需求版塊重塑,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,由這三股力量共同推動的市場變局。權威機構 Johnson Matthey 的最新報告,為我們揭示了這場變局下,各個金屬分歧的命運。
三大驅動力,重塑市場格局
- 供應端的結構性裂痕: 全球鉑族金屬的供應鏈極度脆弱。佔據主導地位的南非,正因內部營運重組、設備維護及氣候挑戰,面臨系統性生產瓶頸,預計2025年產量將下滑3%。同時,地緣政治因素持續影響俄羅斯的供應穩定,使供應短缺成為市場新常態。
- 科技轉型下的需求拉鋸戰: 需求端正上演激烈拉鋸。電動車崛起逐步侵蝕鉑、鈀於汽車催化劑的傳統市場;數據中心、氫能、先進半導體等新興科技則為鉑、釕、銥等金屬開創新增長曲線。中國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促使舊車淘汰回收,釋出大量貴金屬,為緊繃供應鏈稍作緩衝。
- 地緣政治:市場波動的放大器: 從美國關稅壁壘到全球國防支出增加,地緣政治成為波動主因。貿易爭端增加汽車生產不確定性,但國防航太對銥等特定金屬的剛性需求,使其價值超越一般工業品,具戰略意義。
各金屬市場展望:走向分歧的未來
鉑 (Platinum) - 傳統需求受挑戰,新興應用拓展未來
鉑金市場將連續第三年供應短缺。汽車催化劑需求因電動車替代效應下滑約5%,但鉑金在化工、玻璃纖維及氫能應用潛力強勁,支撐長期市場需求。
鈀 (Palladium) - 告別黃金十年,迎來供需平衡
經歷十多年超級週期,鈀金市場2025年首次趨於平衡。汽車需求下降,中國回收增強初級礦供應缺口,推動市場恢復常態。
銠 (Rhodium) - 結構性短缺依舊
銠金持續緊缺,南非產量下降幅度超過汽車需求萎縮,加上工業需求回暖,供不應求短期難緩。
釕 (Ruthenium) - 數據經濟的隱形冠軍
數據經濟與高端製造驅動釕需求持續增長(約2%),數據中心硬碟及中國化工催化劑是主要動力,供應庫存壓力明顯。
銥 (Iridium) - 高科技應用的穩定基石
銥因半導體與光電等高科技需求擴大,抵消化工應用下滑,市場供需保持穩定。
結語:鉑族金屬的價值十字路口
2025年的鉑族金屬市場正經歷科技驅動的價值分化。部分金屬因與未來科技快速掛鉤而需求旺盛,另一些則因傳統應用下降而趨緩。洞悉這場變革,不僅要分析供需數據,更要從能源轉型、科技革新與全球戰略布局的角度審視鉑族金屬的戰略地位。